最新的工商登记信息显示,重庆方大航空国际总部有限公司(下称“重庆方大航空”)发生股权变更,控股股东由重庆国资企业变为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方大集团”),后者通过增资实现超过71%的控股。

方大集团是海航航空集团的母公司,一年前的5月31日,方大航空国际总部揭牌成立,并制定了方大重庆航空城计划。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此次重庆方大航空股权变更是方大集团投资重庆的又一举措。
重庆方大航空正是负责方大重庆航空城项目的投资、建设与运营主体。航空城项目包括在重庆打造1个国际总部和打造客、货运2个航空国际枢纽,引进3个临空产业项目,补齐壮大4个航空强关联产业,新建1家新兴食品产业;涵盖发动机维修、维修与拆解、航空培训、飞机租赁、航空食品、航空自动化、无人机研发生产运营等多个航空相关领域,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航空产业集群,带动渝北区航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重庆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和航空产业集群。这意味着,方大集团航空板块全产业链将在重庆发力。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工商信息梳理发现,最近一年来,海航系在重庆陆续成立了10家新公司,基本都是由海航航空集团或旗下企业控股,部分新公司是由海航系与外资或者重庆国资企业合资,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正是涵盖了上述提到的飞机维修,租赁,拆解回收,低空航空器等航空相关产业链,标志着一年前的项目计划逐步落地。

比如重庆海航航空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就是由海航控股(600221.SH)旗下的海南航空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100%控股,最近已开始拆解第一架飞机。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海航机库中,被拆卸下的发动机、起落架、APU、周转件等部件在通过航材检验程序后,将作为航空资源再次投入使用。
再比如海航世翼航空技术(重庆)有限公司则是海航控股与加拿大CAE公司各持股50%的合资公司。CAE是全球最大的民用模拟机设备销售制造商,两家在重庆合作建设了一座模拟机训练中心,首台A320模拟机已于今日(4月24日)投入使用。
海航航空集团方面还透露,公司与SR Technics Switzerland AG在重庆合资成立的发动机维修项目也已锁定首台CFM56-7B发动机维修订单,即将开展重庆首例飞机“心脏”修复手术。
与此同时,海航系多家航司也在加大在重庆的运力投放,海南航空和西部航空目前已在重庆投放运力53架,计划在今年年底增加至70架;2024年至今先后新开重庆始发至米兰、西雅图、河内、新加坡、大阪、曼谷6条国际航线,加密重庆=巴黎航线,复航重庆=莫斯科航线。货运方面开通重庆首条全货机航线重庆=河内,2025年3月在重庆地区的腹舱货邮吞吐量达7322.80吨,市场份额18.45%。今年1月,民航局还将海南航空列为了重庆航空枢纽运营人。
记者根据航班管家的数据梳理发现,重庆市场目前并没有非常有明显优势的航空承运人,航班量最大的航司份额占比也只有15%,而海航系多家航司在重庆的航班量份额加起来超过了22%。因此,不少航司已经将重庆定义为未来发力的重点。
“重庆区位优势突出、国家战略叠加,航空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去年4月,重庆还被赋予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方大集团董事、副总裁,方大重庆航空城项目负责人徐军这样解释选择发力重庆的原因,“我们计划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加大在重庆地区的投入,结合海航在航空产业链上的资源和能力,继续落地更多重庆航空城项目,重点围绕国际航线网络拓展、航空维修技术升级、智慧物流体系建设等领域,深化航空+全产业链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