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促消费!一季度经济成绩单亮眼,还有这些惠民政策在路上→
时间:2025-04-28 18:38:00
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多增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一季度均值是5.3%,低于预期控制目标,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平稳。发布会介绍,今年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去年四季度提升6.3个百分点,更加有效发挥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作用。外需方面,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我国进口实现正增长,有力带动我国出口多元化。民生方面,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多增5万人,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安全保障方面,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能源保障更加有力。发布会指出,从今年起到2027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以“技能照亮前程”专项培训行动为牵引,启动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就业容量大、招聘需求旺的领域,聚焦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同时,推动把培训建在产业链上,发挥企业培训的主体作用,达到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促进企业职工培训、院校学生就业、职工技能提升之间的融合发展。中国经济不仅仅是增速亮眼,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方面也在不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在创新方面,服务器、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产量一季度同比分别增长66.3%、45.4%、44.9%,大模型在电子、汽车等领域加快应用,带动算力产品、智能化产品需求激增。在协调方面,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力度加大,区域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在绿色方面,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8%,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升至91%。在开放方面,单方面免签国家增加到38个,互免签证国家增加到27个,入境旅游3468.3万人次、同比增长18.5%。在共享方面,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5%,高于全国平均0.9个百分点。对于中国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美国对中国加征所谓的“对等关税”,对中国的粮食和能源供应保障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这一关切,发布会上进行了回答。关于粮食。我们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粮食流通体系,加强政府储备管理,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2024年粮食产量更是首次迈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完全能够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4年,来自美国的高粱、玉米、大豆等粮食进口量占我国内粮食消费量的比重很低,而且基本都是饲料粮,这些品种的可替代性较强、国际市场供应充足;同时,国内粮食储备资源也很充足。即使不采购美国的饲料粮和油料,对我国粮食供应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关于能源。我国坚持“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能源供应的弹性和韧性不断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已基本形成煤、油、气、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年产量连续八年每年增量超过百亿立方米,煤炭储量和产能充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接近总装机的60%,能源储备体系更趋完善、实力明显增强。当前,国内能源供应充足,市场价格总体稳定。美在我能源进口中占比低,2024年我国进口美国原油、天然气、煤炭总量很少,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非常低。我国能源进口来源多元,目前国际能源市场供应充足,企业减少甚至停止自美能源进口对我国内能源供应没有影响。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据了解,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特别是3月份增长5.9%,创去年以来月度最快增速。消费贡献率达到了51.7%,比去年全年提高7.2个百分点。同时,相关部门将围绕“两稳”政策措施,推出细化举措,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强大国内市场更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下一步,相关部门将从扩围提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汽车流通消费改革、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举办“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等四个方面持续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能,让消费者更快更好享受政策红利。
编辑 | 赵宁宁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宋锦峰
来源 | 农民日报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