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旨在号召全社会共同行动,以疫苗为“盾”,守护儿童健康成长,筑牢全民免疫防线。
在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及世界免疫周到来之际,由央广网特别策划、赛诺菲支持的“筑起健康新防线 预防清单要更新”425婴幼儿呼吸健康科普宣传正式启动,并联合丁香园共同发布《人类幼崽养育清单2025通关版》。
接种程序优化+新预防手段齐上阵
婴幼儿防病“起跑线”前移
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推进,儿童疾病防控已由“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转变。今年,我国百白破疫苗接种方案迎来调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将此前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和6周岁接种1剂次白破疫苗的免疫程序,调整为2月龄、4月龄、6月龄、18月龄、6周岁各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的免疫程序。
此外,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这一婴儿感染后重症高发病毒,创新预防手段——长效单克隆抗体已经在我国获批使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湖北省等地率先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将RSV预防纳入更便捷的服务场景中,帮助婴儿自出生起即构建免疫屏障。
深圳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黄芳表示:“婴幼儿时期是生命早期健康干预的关键窗口期,科学预防应当前移至疾病未发生前。通过持续完善免疫规划、推动创新手段落地,可以建立覆盖出生到入学前的多层次防护网络。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的优化及新增单抗这样的免疫预防手段,为守护婴幼儿生命健康提供了更好的保护措施。”
作为南方沿海城市,深圳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为多种呼吸道病毒提供了较为活跃的传播环境。既往研究和本地监测数据显示,靠近北回归线的省份(例如广东),RSV全年均可检出,可观察到多个流行高峰,且流行高峰因年份而异,这使得RSV的预防控制面临更多挑战。因此专家提醒,家长应高度关注婴幼儿阶段免疫规划,及时掌握疾病预防及相关手段的最新变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新生儿科副主任寇晨表示,百日咳杆菌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威胁婴儿健康的两大常见病原,具有高传染性和较高的重症风险,对出生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的新生儿更具危害性。百日咳在婴儿中可引发严重咳嗽、呼吸暂停,甚至导致死亡;而RSV是让婴儿感染后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以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为主)住院的首要检出病原。
养娃也能查攻略?这份“预防清单”请收好
据了解,作为“婴幼儿呼吸健康科普行动”的首站活动,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少儿频道主办的425婴幼儿呼吸健康科普沙龙暨科普展活动已于4月24日开启,现场来自疾控、临床、社康等多领域的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围绕婴幼儿呼吸道疾病防控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与知识科普。

“筑起健康新防线 预防清单要更新”425婴幼儿呼吸健康科普沙龙暨疾病预防科普展活动现场
知名母婴育儿博主年糕妈妈李丹阳结合自身育儿经历,深入剖析家长在婴幼儿呼吸道疾病预防中的常见误区与科学应对方式。通过真实故事分享与现场互动体验,李丹阳为公众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科学育儿课堂,帮助更多家长提升疾病防控意识,掌握切实可行的育儿方法,受到现场家长热烈欢迎。
此次科普展览活动现场还展示发放了《人类幼崽养育清单2025通关版》,该清单由丁香园出品,近50位儿科、疾控、预防接种领域专家共同审阅,聚焦婴幼儿健康成长关键期的科学养育内容,以通俗、系统的方式为家长提供涵盖2025最新版疫苗/单抗全攻略、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重点、家庭护理建议等多方面的实用指南。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