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多方面简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4:52:00    


#江西#​#江西赣州#​ #赣州#​#赣州宁都#​#宁都好地方#​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地理概况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居赣州市第一、江西省第三),现辖24个乡镇、299个行政村、35个居委会,总人口85万。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素有“七山半水一分田,分半道路和庄园”之称。梅江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全长145.2公里,是赣江流域面积最广、径流量最大的支流,592平方公里纳入赣江源头保护区范围。全县森林覆盖率72.1%,拥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梅江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资源。


二、历史沿革

宁都建县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至今已有1785年历史。作为**客家祖地**,是中原先民南迁的早期聚居地和赣闽粤客家民系发祥地,现存130多个客家姓氏及千年古村东龙村等文化遗产。

同时,宁都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均诞生于此,是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的指挥中心和主战场。1931年爆发“宁都起义”,成立红五军团和少共国际师,全县5.6万人参加红军,1.6万烈士为国捐躯。


三、人文特色

1. 客家文化:宁都是纯客家县,客家语言、信仰、节庆保存完整,拥有宁都道情(全国独立曲种)、采茶戏、竹篙火龙等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红色文化:作为“苏区摇篮”,红色遗址遍布,如江西苏维埃政府旧址、宁都会议旧址等,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3. 文教传统:自宋至清,宁都中进士132人(含状元2人、探花1人),居赣南之首,清代散文家魏禧、山水画始祖罗牧等均出自此地,素有“文乡诗国”美誉。


四、旅游景点与路线规划

1. 翠微峰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以丹霞地貌和红色历史闻名,曾是苏区重要据点。

2. 宁都会议旧址:1932年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此召开会议,是研究党史的重要遗址。

3. 东龙古村:千年客家古村,保存明清建筑群及孙中山先祖孙誗墓。

4. 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全面展示五次反“围剿”历史,是国家级红色教育基地。

5. 莲花山青莲古寺:江西省重点佛教寺庙,环境清幽,古树参天。


路线规划建议:

红色文化一日游:江西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翠微峰景区(含苏区遗址)。

客家与自然两日游: 1:东龙古村→莲花山青莲古寺→梅江湿地公园。 2:田埠东龙村(客家民俗体验)→团结水库(生态观光)。


五、特色文化

客家民俗:竹篙火龙(祈福仪式)、桥帮灯(元宵灯舞)、客家傩戏等,均入选省级非遗。

红色研学:依托党校和红色遗址,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承苏区精神。

文教活动:延续“诗国”传统,举办诗词创作与文化交流活动。


六、特色美食与饮食文化

宁都黄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肉质鲜嫩,是“五黄一白”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三杯鸡:客家传统名菜,以米酒、酱油、猪油烹制,风味独特。

宁都肉丸:以红薯粉和猪肉制成,口感弹滑,为宴客必备。

客家擂茶:将茶叶、芝麻、草药研磨冲泡,兼具解暑与养生功效。


七、名胜古迹

1. 永宁古寺:唐代始建,寺内宝塔路东侧的古建筑群保存完好。

2. 江西苏维埃政府旧址:原为赖翠亭翁庙,1933年曾山在此领导苏区工作。

3. 孙中山先祖墓:位于东龙村,为研究客家迁徙史提供实物依据。


八、历史名人

魏禧:清初散文家,“易堂九子”之首,文风雄健。

罗牧:清代江西山水画派创始人,作品以淡雅著称。


宁都县以“客家祖地、苏区摇篮、文乡诗国、赣南粮仓、赣江源头”五张名片为核心,融合红色基因、客家传统与生态优势。

全县年产粮食8亿斤,占赣南五分之一,黄鸡、脐橙等农业品牌全国知名;红色遗址与翠微峰、梅江湿地构成“红绿交融”的旅游格局;客家非遗与文教传统延续千年文脉。

作为赣南文化生态的缩影,宁都正通过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向世界展示其历史厚度与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