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代“接棒”后首份年报:乐普医疗2024年净利润下滑超80%

时间:2025-04-24 08:44:00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普医疗)近日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03亿元,同比下降23.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降80.37%。此前,乐普医疗董事长蒲忠杰曾在业绩会上宣称,“2024年净利润目标20亿-22.5亿”,而实际业绩却仅达到目标的约十分之一。去年,乐普医疗还经历了人事变动,二代“接棒”能否助其突破困境?

去年三大业务板块营收均下滑

乐普医疗主营业务覆盖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三大板块。自2022年达到业绩巅峰后,乐普医疗便开始走下坡路,营收和净利润已连续两年出现下滑。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9.80亿元,同比下滑24.78%;实现归母净利润12.58,同比下滑42.91%。

2024年,前述的三大板块收入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医疗器械板块是乐普医疗业务中收入规模最大的板块,报告期内,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3.26亿元,同比下降9.47%。医疗器械板块主要包括心血管植介入、体外诊断、外科麻醉三个细分板块,该板块营收下滑主要系受体外诊断业务影响,报告期内,体外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下降51.31%,主要原因是部分产品竞争加剧价格回落。而作为乐普医疗核心业务板块的心血管植介入仍保持增长。

报告期内,乐普医疗药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7.58亿元,同比下降42.25%。其中,原料药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下降14.99%;制剂(仿制药)实现营业收入14.09亿元,同比下降46.50%,主要是受院外药品四同政策影响和院内氯吡格雷集采降价导致。乐普医疗制剂业务在核心产品纳入国家集采后,将重心转向OTC零售端。2024年,受国家医保局“四同药品”价格专项治理影响,院内医保药品价格向院外市场传导,非医保药品价格同步承压,导致OTC终端销售受阻,在此背景下,乐普医疗零售端产品的纯销与发货量短期内显著下滑,营业收入受到冲击。对此,乐普医疗表示,目前,零售端发货已逐步恢复,预计仿制药业务将趋于稳定。此外,公司调整了仿制药收入结构,提升除阿托伐他汀钙和硫酸氢氯吡格雷以外其他药品的收入占比,同时战略性收缩仿制药业务投入,逐步将资源转向创新药及皮肤科注射类产品的研发。

此外,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19亿元,同比下降19.24%,主要系血氧类产品需求降低。

巨额商誉影响净利润

乐普医疗面临的问题不止于此,此前大规模的并购也给其带来了大额商誉隐忧。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上市以来,乐普医疗先后完成30余起并购,交易总作价超过60亿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乐普医疗商誉达36.20亿元。一旦收购企业业绩不达标,巨额商誉将面临减值风险,这无疑增加了业绩不确定性的风险。2024年,部分子公司业绩已经出现明显下滑之势,其中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6.56%、浙江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52%、常州秉琨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60%。

2024年净利润大幅下滑,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商誉和其他特定资产减值的影响。2024年,商誉和其他特定资产共发生减值损失合计2.51亿元,其对归母净利润的影响为2.17亿元。

若剔除上述计提商誉和其他特定资产的减值的影响,乐普医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8亿元,较上年同期同口径下降64.94%。

布局创新药、消费医疗

面对持续下滑的业绩,乐普医疗也在积极调整,逐步缩减对仿制药的投入,重点布局心血管创新药及皮肤科注射类产品;在消费医疗方面,战略性拓展眼科等高增长领域。

目前,乐普医疗眼科板块的角膜塑形镜产品已实现商业化落地并产生收益;皮肤科领域预计年内将迎来注射剂类产品获批高峰,包括聚乳酸真皮注射填充剂、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和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等多款产品。药品方面,乐普医疗通过收购上海民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入心血管创新药领域。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GLP-1/GCGR/GIP-Fc融合蛋白候选药物MWN101注射液已完成肥胖和Ⅱ型糖尿病的二期临床试验,该产品是国内第一家进入临床二期的GLP-1/GCGR/GIP-Fc三靶点GLP-1类产品。

乐普医疗在最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未来利润增长可能主要来自结构性心脏病、皮肤科、神经调控等业务,传统医疗器械产品预计维持整体10%左右收入增长。

对于2025年,乐普医疗则谨慎乐观。其表示,药品板块正逐渐恢复,如果全年按出货同比增长30%预计,制剂业务收入18亿元左右,受氯吡格雷降价影响部分,公司正努力通过产品多元化回补。医疗器械板块预计同比增长10%左右,其中心血管植介入业务(冠脉植介入、外周植介入、结构性心脏病)预计同比增长10%-15%左右,增量部分除先心封堵器外,主要依靠TAVR、外周药球、外周切割等产品,而外科麻醉和IVD业务预计维持稳定。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板块预计同比增长15%左右,增长来自合肥高心医院和北京爱益普。此外,公司首款皮肤科注射剂产品聚乳酸真皮注射填充剂预计今年二季度末左右获批,透明质酸钠注射剂预计年中左右也会获批。

二代“接棒”能否解困?

去年,乐普医疗高管变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2024年9月25日晚间,乐普医疗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总经理张志斌、副总经理郑国锐因个人原因递交的辞职报告。经公司董事长提名并审议通过,蒲绯被正式聘任为乐普医疗新任总经理。

张志斌2015年起加入乐普医疗,曾任销售部大区经理、市场部总监等,2021年晋升总经理。郑国锐曾任销售经理、市场总监等职,2021年任副总经理。二人均未到任期,提前辞职。

而接任乐普医疗总经理一职的为乐普医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蒲忠杰之女蒲绯。其于2017年起便进入乐普医疗工作,历任国际事业部经理、国际事业部总监、国际事业部总经理、乐普诊断董事长、乐普医疗董事及审计委员会委员等多个职务。在公司2023年业绩骤降后,二代“接棒”能否扭转乐普医疗业绩颓势备受瞩目。

2025年一季度乐普医疗业绩则继续下滑,实现营收17.36亿元,同比下降9.6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9亿元,同比下降21.44%。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