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开除有补偿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3 01:56:39 根据《劳动合同法》,以下情况下的解雇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性裁员:企业因生产经营困难等原因进行裁员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严重违纪:例如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损害公司利益,且违规行为达到严重程度,如多次旷工、长期迟到早退且经多次警告仍不改正,泄露公司商业机密等,用人单位依据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开除员工,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如果用人单位以员工违反规定为由开除员工,但实际上规章制度不合法或者处罚不合理,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的开除行为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此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及赔偿金。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后仍无改善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如公司架构调整、业务线拿掉、部门解散等,导致员工离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除非劳动者提出不续签,否则公司不再续签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医疗期满不能工作:员工因生病或受伤,休假期满后仍不能恢复工作,公司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末位淘汰:如果公司没有合法依据进行末位淘汰,即考核成绩差不代表不能胜任工作,解雇员工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果公司未明确告知录用条件,或员工在试用期间表现良好,公司不能仅因试用期表现不佳而解除劳动合同,否则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公司未告知规章制度:如果公司未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或未告知员工,解雇员工可能被视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双倍赔偿金。 公司效益不好裁员:公司因经营不善、效益下滑等原因进行大规模裁员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建议在遇到解雇时,了解具体情况和法律法规,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公司的解雇行为被认定为违法,可以依法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