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迫担保什么后果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3:24:38 被胁迫担保的法律后果主要取决于能否成功举证证明胁迫行为以及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裁决。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及后果: 胁迫行为的法律定义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胁迫担保的无效性胁迫他人作担保的行为是无效的。如果担保人能够证明自己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提供了担保,那么该担保行为可以被撤销,担保人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 撤销权的行使受胁迫方需要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通常是通过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来实现。如果撤销权成功行使,那么担保行为将自始无效,担保人不再承担任何责任。 无效担保的法律后果如果担保行为被撤销,那么该担保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建议 收集证据:如果担保人认为自己是在胁迫下提供担保,应当尽快收集相关证据,如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 寻求法律帮助:在确认受到胁迫后,担保人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详细的法律程序和可能的维权途径。 提起诉讼:在收集到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担保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担保行为,从而免除自己的担保责任。 通过以上措施,担保人可以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因胁迫而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